2.喷涂机,是采用喷涂技术的专用涂装设备,原理是控制气流瞬间推动配气换向装置换向,从而使气动马达的活塞作稳定连续的往复运动,现有的高压聚氨酯喷涂机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缺陷,就比如;
3.如公开号cn212702530u的高压聚氨酯喷涂机,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高压聚氨酯喷涂机,其打开盖板,经聚氨酯涂料倒入混料室内,通过电机传动,使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叶片和转轮对混料室内的聚氨酯涂料进行搅拌混合,提高混合效果,并通过液压泵传动,使液压喷涂装置使聚氨酯涂料进行喷涂;还包括混料室、盖板、电机、搅拌轴、转轮、液压泵、输送管和隔板,混料室设置有腔室,盖板安装在混料室的顶端上,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轴传动连接,搅拌轴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轴的底端与转轮转动连接,输送管设置有吸头,隔板的上下两端与混料室的腔室内上下两端连接,并分割开液压泵,输送管穿过隔板的左右表面,液压泵的输入端与液压喷涂装置连通;
8.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高压聚氨酯喷涂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高压聚氨酯喷涂机存在许多缺陷,搅拌架不方便更换,喷涂管容易散乱的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压聚氨酯喷涂机,包括:
10.移动安装架,且移动安装架可以对设备做安装与移动,所述移动安装架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移动安装架侧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搅拌架,靠近搅拌架的所述移动安装架侧面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底部连接有喷涂管;
11.旋转杆,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旋转杆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侧面开设有第一连接槽,靠近固定槽的所述搅拌架一端连接有固定块;
12.第二连接槽,开设在所述固定块的侧面,所述第二连接槽与第一连接槽内部贯穿连接有固定杆,靠近第一连接槽的所述固定杆侧面开设有挤压槽,所述挤压槽两侧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之间连接有弹簧。
13.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同为矩形状,且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与固定杆之间为滑动连接,固定杆移动时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进行滑动,当固定杆滑出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时可以拉动搅拌架进行移动。
14.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与挤压槽之间为滑动连接,且定位块之间通过弹簧构成伸缩结构,按动定位块可以通过挤压槽进行滑动,定位块滑动时可以对弹簧进行挤压,当定位块挤压到挤压槽内部时拉动固定杆进行移动。
15.优选的,所述移动安装架还设置有缠绕架、轴承、螺纹杆、移动板与定位杆;
16.缠绕架,连接在所述移动安装架的侧面,拉动喷涂管可以缠绕在缠绕架之间,当喷涂管缠绕完成后转动螺纹杆可以通过轴承进行转动,所述缠绕架侧面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部贯穿连接有螺纹杆;
17.移动板,连接在所述螺纹杆的侧面,所述移动板与缠绕架之间连接有定位杆。
18.优选的,所述缠绕架与螺纹杆之间通过轴承构成旋转结构,且螺纹杆与移动板之间为螺纹连接,转动螺纹杆可以通过轴承进行转动,轴承转动时可以使螺纹杆与缠绕架进行旋转,螺纹杆旋转时可以带动移动板进行螺纹滑动。
19.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与定位杆为一体结构,且定位杆与缠绕架之间为滑动连接,移动板螺纹滑动时可以带动定位杆进行移动,定位杆移动时可以通过缠绕架进行滑动,当定位杆滑动到缠绕架内部时定位杆可以对喷涂管进行定位。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压聚氨酯喷涂机,固定块移动时可以通过固定槽进行滑动,当固定块滑出固定槽时可以将搅拌架进行拆卸,方便搅拌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快速拆卸更换,螺纹杆旋转时可以带动移动板进行螺纹滑动,移动板螺纹滑动时可以带动定位杆进行移动,定位杆移动时可以通过缠绕架进行滑动,当定位杆滑动到缠绕架内部时定位杆可以对喷涂管进行定位,方便喷涂管在不使用时可以进行缠绕固定。
21.1.按动定位块可以通过挤压槽进行滑动,定位块滑动时可以对弹簧进行挤压,当定位块挤压到挤压槽内部时拉动固定杆进行移动,固定杆移动时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进行滑动,当固定杆滑出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时可以拉动搅拌架进行移动,搅拌架移动时可以带动固定块进行移动,固定块移动时可以通过固定槽进行滑动,当固定块滑出固定槽时可以将搅拌架进行拆卸,方便搅拌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快速拆卸更换;
22.2.拉动喷涂管可以缠绕在缠绕架之间,当喷涂管缠绕完成后转动螺纹杆可以通过轴承进行转动,轴承转动时可以使螺纹杆与缠绕架进行旋转,螺纹杆旋转时可以带动移动板进行螺纹滑动,移动板螺纹滑动时可以带动定位杆进行移动,定位杆移动时可以通过缠绕架进行滑动,当定位杆滑动到缠绕架内部时定位杆可以对喷涂管进行定位,方便喷涂管在不使用时可以进行缠绕固定。
26.图中:1、移动安装架;2、驱动机构;3、电机;4、搅拌架;5、进料斗;6、喷涂管;7、旋转杆;8、固定槽;9、第一连接槽;10、固定块;11、第二连接槽;12、固定杆;13、挤压槽;14、定位块;15、弹簧;16、缠绕架;17、轴承;18、螺纹杆;19、移动板;20、定位杆。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高压聚氨酯喷涂机,包括:
29.移动安装架1,且移动安装架1可以对设备来安装与移动,移动安装架1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2,移动安装架1侧面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搅拌架4,靠近搅拌架4的移动安装架1侧面连接有进料斗5,进料斗5底部连接有喷涂管6;
30.旋转杆7,连接在驱动机构2的输出端,旋转杆7一端开设有固定槽8,固定槽8侧面开设有第一连接槽9,靠近固定槽8的搅拌架4一端连接有固定块10,第二连接槽11,开设在固定块10的侧面,第二连接槽11与第一连接槽9内部贯穿连接有固定杆12,靠近第一连接槽9的固定杆12侧面开设有挤压槽13,挤压槽13两侧连接有定位块14,定位块14之间连接有弹簧15。
31.第一连接槽9与第二连接槽11同为矩形状,且第一连接槽9、第二连接槽11与固定杆12之间为滑动连接。
32.定位块14与挤压槽13之间为滑动连接,且定位块14之间通过弹簧15构成伸缩结构。
33.参阅图1,3可知,按动定位块14能够最终靠挤压槽13进行滑动,定位块14滑动时可以对弹簧15进行挤压,当定位块14挤压到挤压槽13内部时拉动固定杆12进行移动,固定杆12移动时能够最终靠第一连接槽9与第二连接槽11进行滑动,当固定杆12滑出第一连接槽9与第二连接槽11时可以拉动搅拌架4进行移动,搅拌架4移动时可以带动固定块10进行移动,固定块10移动时可以通过固定槽8进行滑动,当固定块10滑出固定槽8时可以将搅拌架4进行拆卸。
34.移动安装架1还设置有缠绕架16、轴承17、螺纹杆18、移动板19与定位杆20,缠绕架16,连接在移动安装架1的侧面,缠绕架16侧面连接有轴承17,轴承17内部贯穿连接有螺纹杆18,移动板19,连接在螺纹杆18的侧面,移动板19与缠绕架16之间连接有定位杆20。
35.缠绕架16与螺纹杆18之间通过轴承17构成旋转结构,且螺纹杆18与移动板19之间为螺纹连接。
36.移动板19与定位杆20为一体结构,且定位杆20与缠绕架16之间为滑动连接。
37.参阅图1,2可知,拉动喷涂管6可以缠绕在缠绕架16之间,当喷涂管6缠绕完成后转动螺纹杆18可以通过轴承17进行转动,轴承17转动时可以使螺纹杆18与缠绕架16进行旋转,螺纹杆18旋转时可以带动移动板19进行螺纹滑动,移动板19螺纹滑动时可以带动定位杆20进行移动,定位杆20移动时可以通过缠绕架16进行滑动,当定位杆20滑动到缠绕架16内部时定位杆20可以对喷涂管6进行定位。
38.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高压聚氨酯喷涂机时,首先需要对高压聚氨酯喷涂机进行简单了解,当搅拌架4需要更换时按动定位块14可以通过挤压槽13进行滑动,定位块14滑动时可以对弹簧15做挤压,当定位块14挤压到挤压槽13内部时拉动固定杆12进行移动,固定杆12移动时能够最终靠第一连接槽9与第二连接槽11进行滑动,当固定杆12滑出第一连接槽9
与第二连接槽11时可以拉动搅拌架4进行移动,搅拌架4移动时可以带动固定块10进行移动,固定块10移动时能够最终靠固定槽8进行滑动,当固定块10滑出固定槽8时可以将搅拌架4进行拆卸,使搅拌架4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快速拆卸更换,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存技术。
3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